亚长墓是殷墟遗址中首次发现墓主遗骨的高等级贵族墓。
千年来,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灵宝传承历史文脉,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图为宝鑫电子生产车间。
随着电动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电池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负极材料铜箔需求量显著增加。为了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假期体验,景区在各处设置了30余场演出,楚汉争关实景马战、秦王点将演出、灵宝道情皮影戏……唱响历代将士攻城拔寨的显赫战绩与金戈铁马的铁汉豪情。光明网记者 金昱希/摄这些锂电池中所用的铜箔中,有一部分便来自园区内的一家生产高端动力电池锂电铜箔和高精线路板铜箔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灵宝宝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宝鑫电子)。图为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灵宝市委宣传部供图宝鑫电子的不断突破也是灵宝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文创中心,《道德经》、手串、福牌、车挂、文创布袋等产品满足了大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深受游客青睐。文旅融合 函谷关释放消费新活力我是郑州来的,来函谷关逛逛,就是想了解一下《道德经》。异彩纷呈看今朝,向新笃行豫出彩。
牢记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殷殷嘱托,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新时代新征程上,河南勇担使命、实干作答,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传统交通要道向现代化交通枢纽、传统内陆省份向内陆开放高地的三个转变,地区生产总值跨过3个万亿元大关。□河南日报评论员听,大河之南,时代涛声澎湃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目前累计开展了12期,实施项目1.74万个,60%以上是产业项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年一个节点推动政策迭代升级,累计推出了1000多项改革举措。
向良机要产量目前,全省拖拉机319万台,配套农机具728万台,都排在全国第1位。每年举办100个职业(工种)竞赛、1000场赛事活动,推动万名选手取得技能证书。
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累计帮助企业解决难题11万余个。经营主体活力显著提升,全省经营主体数量超过1100万户、稳居全国第四位。争创了1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引进开展新技术、新业务392项,其中98项填补国内外空白,初步实现大病不出省目标。中欧班列满载满回,形成联通40多个国家的国际物流网络。
向良法要产量全省多个玉米高产示范区单产突破2000斤,亩均增产25斤,总产增加19.6亿斤。培育活力迸发的创新主体河南培育了创新龙头企业116家、瞪羚企业45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万家。7+28+N链群已成为河南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主战场,预计2025年产业规模将突破7万亿元。跨境电商买全球、卖全球,年交易额突破2300亿元。
目前,全省人才总量超过1410万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选择河南、加盟河南、圆梦河南。1500万亩示范区全部建成后,每亩可多打220斤粮、多收330元,1500万亩就是33亿斤、49亿元。
在流域内率先完成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85家、绿色工业园区13个,2023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9年下降23.5%、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40.8%。产出一流的创新成果河南引导规上企业与高校共建1503家研发中心,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76项,实施省重大科技专项78项,攻克了一批重大技术难题。
中原医学科学城入驻研究所8家、生物医药企业54家,转化科研成果55项。向良种要产量目前,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年产小麦种子36亿斤、约占全国的38%。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仅2023年就突破五基技术50项,碳化硅新材料生产技术等打破国外垄断,到2025年有望再突破100项。推动黄河保护治理在建成501公里标准化堤防、98处控导工程,完成30万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目前河南段94%的国考断面水质在III类以上,出豫入鲁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大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全省技能人才达到1817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550万人,两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新增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居全国首位。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郑州、卢森堡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密切合作、共建共赢,货邮吞吐量分别跻身全球40强和20强。
大象时政+图解带您从数字里看河南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原农谷入驻科研平台53家、种业企业74家,培育新品种122个。
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构建三足鼎立的创新平台中原科技城在全国348个同类科技城中的排名上升到第19位,前移了12个位次。2022年河南粮食产量1360亿斤,到2025年粮食产能新增100亿斤、达到1400亿斤。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5月9日上午10时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守好粮食生产王牌向良田要产量启动建设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亩均投资4000元以上。
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河南以促下沉为重点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共组建医共体172家,实现县级全覆盖。正在建设周口港等6个现代化港口。2023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1367亿元,是2020年的3.6倍。通过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成沿黄生态廊道1200多公里,绿化造林460多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600平方公里。
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三年来累计引进顶尖人才28人、领军人才369人、博士及博士后1.6万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年一个节点推动政策迭代升级,累计推出了1000多项改革举措。
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河南以促下沉为重点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共组建医共体172家,实现县级全覆盖。中原农谷入驻科研平台53家、种业企业74家,培育新品种122个。
培育活力迸发的创新主体河南培育了创新龙头企业116家、瞪羚企业45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万家。2022年河南粮食产量1360亿斤,到2025年粮食产能新增100亿斤、达到1400亿斤。
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仅2023年就突破五基技术50项,碳化硅新材料生产技术等打破国外垄断,到2025年有望再突破100项。向良法要产量全省多个玉米高产示范区单产突破2000斤,亩均增产25斤,总产增加19.6亿斤。中原医学科学城入驻研究所8家、生物医药企业54家,转化科研成果55项。目前,全省人才总量超过1410万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选择河南、加盟河南、圆梦河南。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5月9日上午10时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2023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1367亿元,是2020年的3.6倍。
大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全省技能人才达到1817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550万人,两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新增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居全国首位。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郑州、卢森堡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密切合作、共建共赢,货邮吞吐量分别跻身全球40强和20强。
在流域内率先完成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85家、绿色工业园区13个,2023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9年下降23.5%、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40.8%。中欧班列满载满回,形成联通40多个国家的国际物流网络。